洞口县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县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管理区)、366个村(社区),总人口90万,残疾人人口5.4万,持证残疾人26780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7003人,轻度残疾人9777人。
近年来洞口县残联在省、市残联的关心与支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贯彻落实中国残联、湖南省残联八代会精神,推进洞口县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洞口县党委政府以“友好湖南建设”为抓手,遵循平等与尊重、无障碍与便利、包容与融合、共建与共享的四大原则,提出了政策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融合友好的建设标准,并向全县发出倡议书“共建友好城 同做友善人”。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创建了六个友好单元:友好型社区、友好型村庄、友好型医院、友好型政务大厅、友好型学校、友好型家园。友好单元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残疾人得到了亲人一般的呵护,实现了“有爱无碍”,出行零障碍。
友好型村庄
邵阳市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又兰镇凤溪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残疾人创业中心,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帮扶模式带动7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免费提供良种及肥料,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回收合同,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带领更多的残疾人朋友灵活就业增收,凤溪农业承建了灵活就业车间,长年安置不能下地劳动的14名困难残疾人灵活就业做塑料花,提高收入,实现残疾人的社会价值。又兰镇凤溪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友好型村庄的模式向周边村镇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友好型家园
洞口县惠仁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成立于2022年5月,是一所集残疾人托养照料、康复训练、文化活动为一体的非盈利性综合服务机构。惠仁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关爱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帮助残疾人家庭摆脱困境。现有管理服务和专业人员14名、日间照料服务对象60名、寄宿服务对象40名。配置康复训练、文化娱乐、文化阅读、医疗健康、心理辅导、室外休闲等场地,内设厨房、餐厅、教室、监控及办公管理等设备,环境优雅,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创建“托养+就业”的模式,联系助残企业提供简单的电子产品加工,带动30多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托养对象参与辅助性就业,让残疾人托养对象在惠仁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感觉到家的温暖。
友好型社区
洞口县雪峰街道荷子塘社区位于洞口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地段,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县林业五大林场棚改户小区1个,单位2所;社区775户,常住人口2594人,有持证残疾人40人,其中视力残疾4人,听力言语残疾2人,智力残疾2人,肢体残疾28人,精神残疾2人。荷子塘社区居民委员会共有社区干部9名,协理员一名。分设了民政、一门式服务、人社、党建、综治、创文等窗口。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社区服务、网格治理、物业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引领四服务”的工作机制,用心用情做好社区居民服务工作。2024年4月在县残疾人联合会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友好社区建设,创办残障朋友之家。社区设立残疾人康复站、心灵康养、娱乐活动、辅助就业、图书阅览、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室等专业功能室,制定了残疾人志愿者积分兑换规则、“友好友善大爱洞口”荷子塘社区爱心超市积分细则及兑换规则。切实履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指示精神,真正做到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扶助残疾人,
友好型学校
洞口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残疾人九年义务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学校,以医教康融合的教学理念为宗旨。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室外体育及学生康复设备俱全;感统训练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律动室、美术室、劳动技能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教室齐全,设施完善。学校现有教职工38人,专任教师30人,其中高级教师13人,市骨干教师2人,县骨干教师5人,本科学历27人。临聘人员8人。在籍学生总人数205人,其中送教上门学生84人,在校学生121人(含康复及随班随园就读学生)。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特殊孩子素质和培养其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为目标,以爱心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送教上门、随班就读指导和康复训练等工作。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学校多次获得省市县各项荣誉,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特殊教育抗疫工作先进单位”“邵阳市特殊教育先进单位”“邵阳市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和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遴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校融合教育案例获省教育厅二等奖;送教上门案例获省教育厅三等奖;3篇融合教育管理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承担了1个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教改项目,省级重点课题《县域特殊教育学校课后服务“1+2+3+N”模式的实践研究》已经通过中期评估,《“三四四”体验式双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第六届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校本课程分获县一、二等奖。组织师生拍摄的防溺水微视频获县优秀作品奖,并被市教育局官网采用推广;素质教育成果多次获县一等奖;学校党建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特教研讨会进行了分享。2人次参加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获二等奖。拥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团队,其中湖南省新时代双名计划卓越校长培养对象1名,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名师培养对象1名,湖南省首届小学青年精英教师培养对象1名。
友好型政务大厅、医院
洞口县的政务大厅、医院等公共服务场所,都打造成出行无障碍、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每个公共服务场所设置有轮椅坡道、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电梯、低位工作台、无障碍服务窗口,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语音提示等设备,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器具,真正做到残疾人的出行、办理各项业务、看病无障碍。
洞口县友好城市的建设,实现了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善,推动了各项惠残政策精准落实,帮助残疾人对各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提高了残疾人的收入;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残疾人是就业困难群体,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残联共同的帮助,特别是残疾人自身的努力。在“友好湖南”建设的中,洞口县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全方位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2024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企业带头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177人,其中洞口县农机事务中心招录了1名残疾人大学生公务员。县残联实施阳光增收培训,2024年纳入防返贫监测的残疾人、残疾人低保户、原建档立卡残疾人户、低收入残疾人户、一户多残或老残一体残疾人户及其他特殊困难残疾人户共210名;职业技能培训100人;实用技术培训150人。洞口县广为职业技术学校为洞口县残疾人就业帮扶(创业孵化)基地,为全县残疾人大学生、盲人、美丽工坊、非遗(陶瓷)提供全程的指导和服务。洞口县自强手工艺品加工坊的创始人李文光是一名肢体二级残疾人,自己创业的同时带动30余名残疾人灵活就业,月工资达1500余元。
洞口县将以“友好单元建设”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技术支撑,努力打造更多的“友好单元”,营造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形成工作合力,为我县友好型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图为“湖南残联”官方公众号
扫码获得更多助残资讯